恭賀本所陳志豪副教授新書出版:《「客家」業主:清代臺北新莊地區的潮州、汀州籍移民及其移墾事業》

《「客家」業主:清代臺北新莊地區的潮州、汀州籍移民及其移墾事業》

著者:陳志豪、黃宥惟

出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客家委員會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定價:新臺幣350元

簡介:  

清代客家族群與臺北地區土地開墾的過程關係密切,無論在平原或丘陵地區,皆能見到客家族群的身影,特別是淡水河南岸的新莊平原一帶(約今新北市新莊、五股、泰山),更有不少客家族群的活動足跡。  

本書係本館與客家委員會合作「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第四期計畫主題—「由『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等相關史料做有關客家土地開墾、族群關係(含原客關係)之研究」的成果出版,書名定為《「客家」業主:清代臺北新莊地區的潮州、汀州籍移民及其移墾事業》。本研究從清代臺北地區劉和林、胡焯猷家族的移墾史為討論起點,闡明今日「客家族群」在清治時期如何因應國家制度、經濟發展的挑戰,在臺落地生根、開創事業的歷史過程。  

作者認為,現今對於「客家移墾史」的討論,應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傳統論述中,加以關注不同族群的互動關係,以及反思移墾過程對於不同人群的影響。另外,也應跳脫「安土重遷」的定居觀點,並意識到渡海來臺的客家族群,本身即是可以靈活因應國家法律限制且勇於遷徙的群體。因此,客家族群在臺灣的「再」遷徙與發展,不僅不是特例,應視為族群發展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來加以理解,否則便容易落入族群在特定地區發展式微的想法,忽略清治時期以來客家族群本身豐富的能動性。

展售處:請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官網

作者志豪老師對本書的簡介(原文連結)節錄如下:

如果你讀過李文良的研究,就知道他曾說廣東移民受限於「隔省流寓」難以在台取得戶籍,自然只能多以佃戶身分在台活動。不過,我注意到一個問題,北部有一堆「粵籍」業主,假設粵人有「隔省流寓」問題,為何北部可以有那麼多「粵籍」業主呢?我這次從新莊平原的劉和林家族,推論雍正年間的「首報陞科」政策,意外的成為粵籍移民成為「業主」的關鍵。在這波過程中,粵人可以番佃為基礎,搖身一變成為「業主」。也因為他們是透過「首報陞科」,而不是請墾,所以他們通常稱為業主,而非業戶。看懂了嗎?這就是清代文獻為何有業戶/業主之分的其中一個原因。這個問題,我還會有進一步的研究跟說明,現在先跟大家說「首報陞科」應該是粵籍資本家來臺投資開發的好契機。講到新莊的粵籍,大家都會很關注那間據說沒蓋完的三山國王廟。關於這點我也給出了一個觀察,順便也說,這些新莊的潮州移民,有不少跑到中壢,建立了中壢新街。以上是我覺得能跟大家先分享的一些觀察。

恭賀本所陳志豪教授新書出版:《「客家」業主:清代臺北新莊地區的潮州、汀州籍移民及其移墾事業》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