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轉知】《東吳歷史學報》徵稿簡約

一、本刊為一年刊,一年出版一期,稿件隨到隨審;每年12月出刊。

二、刊載規則:

        1、本刊以學術研究為主,凡有關歷史之學術論文、譯註、研究討論、書評,均所歡迎。

        2、一稿多投者,經編委會審議後,得決議2至3年內不受理投稿。

        3、論文及譯註以30,000字為上限、書評以不超過5,000字為原則。

三、來稿規則:

        1、來稿如為電子稿件,檔案請用doc或docx等格式,檔名請以「姓名+來稿篇名」命名。

        2、需有中、英文篇名。

        3、請附中、英文摘要,並請於摘要後附上論文相關關鍵詞。各摘要以不超過500字為原則。

        4、論文撰寫格式,請依〈《東吳歷史學報》撰稿格式〉寫作並註明參考文獻,以利作業,否則恕不受理。

        5、來稿請用中、英文真實姓名,並附簡歷、電話及詳細地址,以便聯絡。

        6、來稿請寄電子檔至history_scu@gm.scu.edu.tw信箱,或紙本寄至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通訊地址。

四、審查刊登:

       1、稿件隨到隨審,來稿一律送請校外2至3位專家匿名審查,以決定取拾。

       2、經審查通過刊登後,需簽署「著作授權同意書」一份。

五、出刊印本:來稿發表後,贈送作者該期《東吳歷史學報》兩本,不另支稿酬。

六、文責版權:

       1、文稿如發生抄襲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引起糾紛等情事,文責由作者自負。

       2、有關稿件中涉及版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書面同意,本刊不負版權責任。

       3、稿件經刊登,出版權即歸本刊所有,非經本刊之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載。(作者出版專著者不在此限)。

       4、本刊得授權國家圖書館及其他學術研究機構以電子出版品方式發行該著作,供學術研究相關目的之利用。

       5、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簽定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如蒙刊登,請同意授權將論文加入電子期刊。

       6、來稿經本刊刊登後,作者同意非專屬授權予本刊做下述利用:

            (1)以紙本或數位方式出版;

            (2)為符合資料庫之系統需求,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七、個資聲明:本學報所蒐集之個人資料僅作為投稿審查、聯繫使用,不另做他用。

八、來稿通訊

       請寄至:111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東吳歷史學報》編輯委員會

       連絡電話:(02)2881-9471  分機6173

       聯絡信箱:history_scu@gm.scu.edu.tw

      《東吳歷史學報》創刊於1995年4月,為東吳大學所發行,專門刊載有關歷史學之論著,以研究性論文為主,兼及研究討論、書評及其他相關之論述。後為因應學術研究風潮與新的出版方式,本學報於2004年6月改版發行並統一撰稿格式,迄今已出版四十多期,為年刊,每年12月出刊乙次,全年徵稿,隨到隨審。

  本學報審稿、編務均務求嚴謹。每期皆邀請校內外編輯委員討論稿件送審及出刊等相關事務,每篇送請校內外研究領域相關學者最少兩人擔任審查委員,且送審稿件均採「雙向匿名審查」制度,並經編輯委員會審核通過才能刊登。每期主要收錄3至5篇論文,輔以刊登若干篇書評或譯註,平均刊載字數約11萬字,內外稿比率約為1:3。

  本學報於2008年至2018年間,獲選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 Core),近年來更連續獲得該中心補助編輯經費。本刊能有上述諸項榮譽,為歷任主編以及諸編委的用心劬勞所賜,且本刊得到海內外學者的肯定,並惠賜文稿。 

  為服務更多讀者並順應網路科技普及便利的潮流,本學報與華藝數位出版公司及凌網科技簽定期刊數位化之合約,亦大幅增加本學報電子期刊的曝光率,有助於提昇學術社群影響力。

   《東吳歷史學報》以反映和引領歷史研究潮流自許,不斷地求新、求進步,期盼能提供學界一個學術交流、研究發展的園地,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者踴躍賜稿。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