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時間】2025年3月15-16日(週六、日)
【年會地點】靜宜大學(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CSA文化研究學會、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主題說明】
在文化研究論述裏,Basil Bernstein將編碼(coding)視為一種模式化的社會行動,透過開放或封閉的演算處理 (processing),反映了文化溝通過程中的變異性。在2020年代,隨著世局的劇烈變動與生成式AI的崛起,我們必須重新檢視文化編碼的新內涵與路徑。
本次研討會以「亂碼/Code Breaking」為主題,深入探究編碼——無論是傳統範疇上的,還是新技術演算/生成過程中的——這般複雜且常常不透明的黑盒子。「亂碼」,意指的不單單是介入「編碼 vs. 破解」的過程,它還包括對文化生成、體系和技術框架的擾動與重組再造。本次研討會旨在批判文化實踐和新AI衍生的各式編碼,並揭露這些過程中的矛盾與潛在問題。
黑盒子,是文化、政治運作以及新自動技術(new automation technologies)等領域中常見的一個現象。這種現象涉及到輸入和輸出可見、但內部運作不透明的機制。透過破解和擾亂這些黑盒子背後的編碼,可以揭示並翻轉其中的隱閉邏輯與偏見。
文化、性別、資本的編碼、國族與全球政治的編碼、生成AI技術的編碼,繁複地共同設定了人類互動的遊戲規則。在演算法治理(algocracy)的時代,演算法與AI工具的透明性、自動化行為與程式,對個人與社會系統產生了深刻影響,急需人文研究來介入回應編碼運算背後的決策邏輯與倫理議題。
我們應該積極審視當代文化和技術編碼的問題和迷思,並且探討文化研究者在理解和改造現實與虛擬世界上可以扮演的角色。此外,在生成式AI的時代,我們必須打破編碼和演算法的「中立迷思」,且思考人工智慧這個新霸權結構,對語言、敘事、藝術、影音傳播、政治所帶來的新挑戰。
文化研究學會誠摯邀請各領域的人文研究者來分享上述議題的理論操作、案例分析、方法創新與跨學科研究。請加入我們,對各樣文化編碼與新興技術演算法所塑造的體制,進行批判性檢視,共同探討作為學者和公民的我們,如何能參與破解或逆寫這些編碼,創造更加透明和公義的未來。
對此,我們規劃了多元的子題,也歡迎各種符合年會主題,或文化研究相關議題的自組論文提案(Panel)。基於會議規模與經費等因素考量,本次會議接受每人發表的論文篇數,以一篇為限。原則概述如下:
- 每位發表者為單一作者之論文發表,以一篇為限。
- 若與他人共組論壇,或第二作者合著身份,不在此限。
【投稿資格】
本次年會的投稿資格,如下:
- 本會會員(即已於投稿前完成入會費與常年會費繳交者)。
- 不具本會會員身分者,亦歡迎投稿,待通過審查後,須於一個月內繳交註冊費500元(以篇為單位,亦即若單篇文章有多位作者,則僅需要一位代表繳交註冊費即可)。但繳交註冊費者並不具會員資格。註冊費繳交後恕不接受退款。
- 若非本會會員,也可於通過審查後一個月內完成入會手續,成為本會會員。
【徵稿形式】
本次徵稿有以下兩種形式:
- 年會主題論文及一般論文:與「亂碼/Code Breaking」主題相關之論文(本會策劃十七個徵稿子題,見後),或一般論文。年會主題論文投稿者,請投稿時於信件主旨處註明欲投稿的子題名稱。未註明則歸類為一般論文投稿。
- 自籌主題論文(panel):文化議題和意識強烈,且具有共同關懷或主軸之研究論文三至五篇。
投稿年會主題論文及一般論文者請於規定期限內繳交「摘要」,中文摘要字數以 500-1000字為度(英文投稿者,摘要以350字以內為度),宜包含問題意識、研究方法、預期發現等。摘要格式請參考附件一「文化研究年會─撰稿格式」。
欲投稿自籌主題論文(panel)者,請由一位成員代表繳交「摘要」與「panel資料表」,繳交資料格式請參考附件一「文化研究年會─撰稿格式」與附件二「panel資料表」。
以上資料請繳交Word與PDF兩種格式,並寄至本會信箱:csa.taiwan@gmail.com,主旨:「2025年會摘要_發表人姓名_論文篇名_欲投稿的子題名稱」或「2025年會摘要_panel代表人姓名_panel主題名稱」
【徵稿期程】
投稿截止期限:2024年8月15日
審查結果通知:2024年9月
論文全文截稿:2025年1月10日
【子題名稱】
- 當代創新科技與藝術實踐的文化分析
- AI與其不滿
- 文學的亂碼與再編
- 解碼「性/別」,一起來亂
- 媒影解碼
- 文化政策中AI之亂的危機
- 粉絲文化
- 香港文化的解碼、編碼與亂碼
- 青島東路上的青鳥「亂碼」
- 解碼空間
- 跨界的照顧地景
- 例外狀態
- 來亂的AI,懂吃?
- 流行音樂的記憶與重新記憶
- 敘事的聲音
- 那麼厲害,AI
- 文創創意產業解碼
【子題說明】
(一)當代創新科技與藝術實踐的文化分析
「虛擬」、「連線」與「智能」是當代創新科技的三大關鍵詞彙,且對當前科技藝術創作實踐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影像(造形)的呈現、介面的設計,抑或是觀眾感知的刺激等不同層面都有諸多討論。其中,藉由創意編程(creative coding)與運算美學(computational aesthetics)的「必然」與「偶然」(contingency )所創造出的奇想,更被視為可能的「奇點」(sigularity)。與此同時,運算過程中的「小差錯/小故障」(Glitch)、遠程在場(telepresence)的「延遲」(latency) 既是一種錯誤,也可能是另一種美麗。更重要的是,觀眾/參與者的感知如何遊走於「言下之意」與「弦外之音」(literal and lateral)之間,獲得不同程度的沉浸體驗。本子題—「當代創新科技與藝術實踐的文化分析」呼應年會主題「亂碼」(code breaking)期盼邀請專家學者討論當代藝術實踐中「必然」與「偶然」間、「穩定」與「混亂」間、「預期」與「隨機」間的各種議題,透過當代藝術的文化分析與批判研究,反思當代科技文明在追求「虛擬沉浸」、「遠程連線」與「智能創生」之際,可能產生的各種議題。(邱誌勇理事策劃)
(二)AI與其不滿
在生成式AI爆炸發展的新世界裏,編碼演算的(不)可控制性,成為亟需正視的議題。演算技術的無碼運作、非解釋性和難以理解性(no-coding, unexplainability and incomprehensibility),對於其不同領域的操作應用,帶來了新的革命契機,同時卻也構成了重大的挑戰。這些挑戰進一步引發了「智能 vs. 治理」之間複雜的倫理與政治問題,例如:AI 治理(governance by AI)、AI可控管性(governability of AI)和企業治理責任(corporate governance)等議題的關注。隨著超級智能與AGI的潛力逐漸浮現,未來十年間將帶來的力量與風險,將會是前所未見的。
AI 科技的滲透,也反映在文化編碼、演算、與機器統治自動化的縫隙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探討文化與次文化,如何在新技術變遷中展現創造性的韌性與逃脫路徑。我們期待從不同學科領域的視角,來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理解框架,以應對新智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深入探討 AI 之(不)可控性與其不滿。(涂銘宏常務理事策劃)
(三)文學的亂碼與再編
眾所周知,透過文字與語言的編碼,構成了當前文學的多樣面貌,並形塑出各種的美學形式與思想內核,以及是對文類與文體的解放與重構,甚至是文學體系邊界與典範的重訪與探勘。因此本子題歡迎各種對文學的重省與再思,舉凡文藝思潮對不同時期的文學的滲入與形構,純文學文類小說、散文與新詩疆域的跨越與再生,推理╱犯罪、科幻、奇幻、愛情、恐怖等大眾類型文學之間的系譜交混與衍生,台灣文學、華語文學與世界文學之間的互文與對話,甚至是因應網路興起而對文學符碼與再現媒介的探討與挑戰,都能展現出文學「亂」碼的種種動能,提供探討文學的新路徑。(陳國偉監事長策劃)
(四)解碼「性/別」,一起來亂
「亂」(trouble;惑亂)作為當代性/別研究的某種隱喻,早已於九零年代隨著Judith Butler的系列經典著作問世,成為了眾人所知的一種立場。這種立場在重複(reiteration)、展演(performatives)和反抗行為中體現性/別研究的酷兒性與(並非僅僅是個體化的)集體顛覆力,更具有生產性的意義,據此標榜著對多元、異質、邊緣、離心、後結構的價值肯認──雖然Butler對於Gender Trouble中也許不超過五個段落在寫扮裝(drag),讀者卻經常性地引述並將之視為展演性和再意義化(resignification)的範例,曾有些許的不解。
回看台灣的語境,性/別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時俱進地體現為:後同婚時代的各項法政制度改革如何持續推展?婚姻本身的單偶關係與性異議(sexual dissidence)之間的拉扯為何?性/別社會運動何以面對國家主義可能的收編企圖?正典化、定型化、理想化的LGBTQ+形質如何(或如何無法)塑造酷兒的愉悅/踰越動能?跨性別、非二元或身體的桀敖不馴如何處遇主流價值體系的反撲或恐跨、厭女暴力?文學、影像、聲音等公共論述或私我敘事怎麼轉化為騷亂現狀,甚或深化民主的性/別政略?
本子題邀約各種光譜、位置、身分、認同的性/別主體,作亂,一起來亂。我們期待來稿主題能夠回應上述,但絕不設限於此。(王孝勇理事長策劃)
(五)媒影解碼
數位時代的跨媒介敘事方興未艾,影像的生成似乎是歷史終結的隱喻,與文學、音樂、戲劇、動漫、社交媒體所形構的不只是媒介迴圈的生態系統,而是敘事在不同的媒介上寄生、流動、轉生的液態性發聲軌跡,甚至涉及新技術演算創造的虛擬實境敘事空間。跨媒介不僅是敘事差異性的替代方案,更可能是故事複寫與延異的永劫回歸。在去地方性或再地方性之間,在祛魅與復魅之間,如何破解/解讀數位影像的邊界與限制,是本子題希望引發的討論。(王萬睿副理事長
策劃)
(六)文化政策中AI之亂的危機
生成式AI以其看似龐大的學習與「創造」力,對於藝術及設計產業造成可能被取代的恐慌持續擴大中。既有藝術文化領域工作者的勞動保障,及其產出的著作權經常遭致保障不足的疑慮下,AI讓創意工作者如履薄冰。當許多國家開始作出法律層面的討論,在文化政策的架構下,從創作者的勞動權,與著作權議題,那些課題的code-breaking已經浮上檯面,刻不容緩?邀請藝文工作者一起來面對這個生成式挑戰。(殷寶寧理事策劃)
(七)粉絲文化
隨著新AI科技的進展,粉絲與迷戀對象/內容之間的關係亦可能隨之改變。例如AI生成文章/圖片/音樂/影片等技術,重新定義了粉絲與文本內容的關係,更引發了對版權、倫理與創意的全新討論,也影響了粉絲的社群效應與文化實踐。傳統粉絲研究所關心的性別與身分認同、愉悅與抗拒、文本的詮釋等取向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撼動。本子題廣邀研究者們一同來探討新AI時代下的粉絲與文化參與、粉絲創作/同人/二創、AI生成文本與著作權,以及多平台的媒體接收/編碼/解碼/重組之下的各種粉絲文化面貌。(王佩廸理事策劃)
(八)香港文化的解碼、編碼與亂碼
什麼是香港的符碼?茶餐廳、霓虹招牌、維多利亞港的帆船,還是中環跌宕的天際線?怎樣定位香港?是嶺南文化、大灣區、大國邊緣還是跨太平洋?當香港巨型霓虹招牌成為藝術典範,卻同時因為建物法條而一一拆卸,文化政治幾番洗牌,我們熟稔的符碼與定位也不再穩固。應重新編碼香港?或者從紛紜亂碼中重識香港?本子題歡迎探討香港雅俗文學文化變遷、編碼與解碼的精采論述投稿。(楊佳嫻理事策劃)
(九)青島東路上的青鳥「亂碼」
2024年5月17日,青島東路上聚集了大批民眾,對合稱「國會改革法案」的幾項修正案與合稱「花東三法」的立法草案進行抗議。距318運動已經10年的今日,抗爭行動與抗爭內涵已有了許多改變,別於318運動以某種程度上的國族主義為核心運作,青島東路上匯聚的「青鳥行動」,開展了更多獨特解碼方式的運動型態。
首先,青鳥行動是去集中化的,面對推動國會改革法案和花東三法的國會多數,透過懸置法律進行的「擬制」例外狀態,人們以上街抗爭,展現「真實」的例外狀態作為對抗。
再者,青鳥行動相對於10年前的318運動,存在更多個人的現身空間。抗爭現場不分身分、不問階級,沒有教導者與被教導者的權力關係,個人的感想、個人的擔憂、個人的國家想像,在青島東路百花齊放,不再只是服膺於二元對立的國族政治。
最後,隨著AI的急速發展,過往在社群媒體上四處流通的運動訊息,面臨比過往更精密的演算法限制。更幽微、更全面的AI運作,形塑了一個更大的黑盒子,改變公民行動的遊戲規則,讓自然擴散無法發生。於是,青島東路上的人將運動「迷因化」,繞開原先的字面,創造了一個隱藏意義的擴散模式以呼喚他人現身,也就是與「青島」字形相近的「青鳥」,為當代的公民行動指出別於以往的抗爭對象,且揭示了新的自我表述可能。(劉定綱監事策劃)
(十)解碼空間
空間與地方是一連串的編碼過程,從國土規劃與土地使用到日常生活地方的文化實作。我們對空間與地點編碼,設為期待造訪之地,我們依賴著技術的編碼指引移動的路徑,在智慧城市中我們已是構成編碼地景(codescapes)的一部分。想要瞭解空間如何成為現在,需要解碼空間與路徑,同時我們也要問空間是誰的編碼,誰在編碼中被排除,又該如何破解編碼。我們歡迎關於各種實境與虛擬空間編碼與亂碼的討論,例如但不限以下主題:認同如何作為地方的編碼、解碼日常空間與文化實作、從邊緣角度的亂碼質疑與抵抗、人與非人技術物構成的編碼或亂碼空間、智慧城市與GIS的空間生產及批判分析。(遲恒昌理事策劃)
(十一)跨界的照顧地景
進入廿一世紀,老化社會、跨國產業鍊和全球數位經濟已經徹底改變人的健康和疾病狀態,以及我們面對他們的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所倡議,重新與傳統醫療結盟的照顧鏈也衝擊著曾經以科學作為現代化推手的東亞社會。當新興的照顧產業、「另類」醫療一一浮現,走過不同歷史進程的社會如何回應醫療專業擁有者、照顧者身份的位移?疾病和失能狀態如何重新定義?運用自然資源的療癒、重新進入健康事業的民俗儀式,和在歐洲已加速推動的文化處方,在台灣和鄰近亞洲地區所面臨的爭議及機會為何?它們又如何攪動醫病關係?本小組歡迎與上述現象相關的各類研究,共同探討跨文化、跨專業領域甚至跨物種的脈絡之下,色彩逐漸豐富的照顧地景。(吳易叡理事策劃)
(十二)例外狀態
阿岡本(Giorgio Agamben)對「例外狀態」揉合歷史與哲學考察,是一種透過懸置法律、以不受法律限制的措施進行統治的狀態。這正好對比於傅科的「生命政治」,意即人類的生物性成為政治關注對象的開始。對阿岡本而言,生命政治的當代特徵並非傅柯式的將生命納入政治,而是透過生命如何被政治棄置而將其逐出人類社群之外。類似的問題意識可嘗試用來探討當代喪失公民身分與法律保障的難民、未深層經歷資本主義或網際網路洗禮的「原始」部落或個人的生活狀態、或「真實烏托邦」的想像與實踐,以及不限於上述範圍的更多例外狀態。(陳毅峰監事策劃)
(十三)來亂的AI,懂吃?
本屆徵稿以code-breaking為主題,企圖反思生成式AI崛起帶來的各種擾動。或許我們可以慶幸,一時之間,AI或許尚難以取代人們於舌尖的飲食記憶?不過,飲食文化編碼的邊界浮動,無疑仍是各種在地與族群感官混雜、追尋原初、持續繁衍,經由重新生成與再次編碼,重組、翻轉、確認記憶與身份認同,也同時不斷地打亂原本的編碼,生成新的傳統。追求原真道地之餘,誰來亂碼?(殷寶寧理事策劃)
(十四)流行音樂的記憶與重新記憶
我們活在一個不斷遺忘又重新記憶的年代。台灣人對鄧麗君、羅大佑、李泰祥、鳳飛飛、文夏、林強、江蕙、黑名單工作室有強烈的記憶,某些人對蔡藍欽、張雨生有青年形象(而且永遠凍結在青年)的記憶。香港人對Beyond「海闊天空」、中國人對崔健「一無所有」有特殊政治與身分認同上的記憶,全球華人對「鄧麗君」有交集卻又分歧紛爭的記憶。某些記憶被歷史、各種政權與「商機」重新沖刷,驅逐而又重新記憶,也有許多記憶媒介例如中國的「春晚」、「聲生不息」、台灣的「民歌」系列,不斷編織記憶並告訴我們如何記憶。還有許多殘餘的記憶離奇失蹤等待考掘。本題接受各種對流行音樂(不限國界)引發記憶,或流行音樂記憶被政治化、媒介化,及音樂成為記憶之情感動員的思考。(黃俊銘理事策劃)
(十五)敘事的聲音
聲音(voice)為敘事學理論提供了一種分析敘事者,敘事觀點與故事時間的要素。另一方面,聲音複製技術的到來被認為終結了電影藝術,卻同時成為打造類型片與明星的工具。紀錄片的旁白經常被視為破壞寫實原則的創造性介入,但也為當代非虛構影像開啟探索另一種真實的可能。基於此,本子題重新理解聲音作為美學、技術與感知的理論框架,透過電影、文學,與跨媒介敘事中聲音再現進行編碼與解碼,探討旁白、口音、語言形成的多重觀點、情感連結、流動主體以及記憶媒介的種種可能。(王念英副秘書長策劃)
(十六)那麼厲害,AI
當前科技發展與資訊傳播進步快速,大眾的生活世界進入數位時代。聽音樂或看影片、接受訊息、找資料、邀約、P圖、上傳IG、寫作業、自拍、直播,一天24小時幾乎醒著的時候都掛在網上。數位原住民,喜歡圖像甚於文字,尤其是對於電腦上的超文本(hypertext),也推翻「數位移民」世代對族群文化與知識的認知模式。其中,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及表現,亦從書本、電視、廣播、影視等傳統媒體演變為數位媒體甚至於元宇宙、NFT,社交網路、短影音平台、虛擬實境或電玩世界的原住民形象或文化再現的編碼/解碼/亂碼,究竟會帶來族際之間哪些新一波文化、權力與(不)平等的可能性?面對AI崛起,每個人都可以進入數位叢林尋找原住民族圖文資訊,資訊變的多元、豐富也更為複雜、扭曲。本子題針對以上的脈絡,徵求以下相關主題:
- 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的台灣原住民族記憶/差異
- 原住民族文學書寫的文化編碼、解碼、干擾或抵抗
- 網路鄉民/酸民的原住民族公共議題表達觀察
- 新(自)媒體下,原住民族青年的自我展演與實踐
- 原住民創作者在數位圖文、藝術形式之研究
- 原住民族影音作品的文化符號與象徵
- CHATGPT對原住民族文化詮釋的厲害或不滿。(黃國超監事策劃)
(十七)文創創意產業解碼
文化創意產業是產業?是大眾社會的再現?是消費社會的生活風格?還是文化工業的麻痺式娛樂?文化是集體的還是個體的?是資訊傳送與接受的編碼還是詮釋的偏見?創意是天才還是匠人勞動?不論是文化研究、商業管理後來還是設計思考,研究的籌碼與賭注能否解釋這個世界的運作?歡迎大家一起來解碼、編碼、破解符碼?(蕭旭智監事策劃)
更多相關資訊請參閱文化研究年會官網